寅午文化

大聖遺音,琴聲汩汩

发布时间:2021-04-16 08:03:46 | 浏览量:

鳥棲魚不動,月照夜江深。

身外都無事,舟中只有琴。

七弦為益友,兩耳是知音。

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

——白居易《船夜援琴》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弦琴,

是我國傳統撥弦樂器,世界文化遺產,

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

古琴,凝結了五千年的中式美學,

一弦一柱,一撫一挑,

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

大音希聲裏是聽不透的厚重和意蘊。

“眾器之中,琴德最優”,

唐末五代之際,

劉藉更在《琴議篇》提出:

“美而不豔、哀而不傷、質而能文、

辨而不詐、溫潤調暢、清迥幽奇、

忝韻曲折、立聲孤秀”作為琴德的標準。

有緣覓得一張好琴,時常彈奏摩挲。

人琴合一,與琴共老,不亦樂乎。

今日與諸君共賞古琴之美。


庚子年丁亥月甲子日




古琴靜美,悠然如松濤陣陣,回應空穀;澄然似秋水漾漾,輕扣淺灘;皎然如滿月粼粼,垂照漢瓦;鏗然似鐵蹄嗒嗒,飛掠過秦磚……鼓琴者長袖拂風登高臨遠,小眾山於眼底,棄浮名如敝屣。一把古琴,如聖山之泉般錚淙瀉下。


幽幽古琴,蘊含著高深而玄奧的哲理。世間萬物,皆是因緣巧合。清音妙曲就在絲絲琴弦與輕盈的指尖之間。一切看似偶然的東西,往往背後有其必然。《詩經》古風關雎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文靜嬌美的少女,正是小夥內心的追求。關關雎鳩,水中采荇,環境的烘托,應是外在的條件;“琴瑟友之”,“鐘鼓樂之”,這是發自內心的真誠與神聖的愛情。雖然人們對詩句理解多有不同,但“琴瑟”就像留在人們心中的一粒種子開花結果,代代傳承。




意境美


古琴的造型精美,音色圓潤清脆,音響細膩,豐富多變。古人演奏古琴,非常講究。演奏之前,要沐浴更衣,點上香炷,然後雙腿盤坐,把琴放在腿上或桌上演奏。古琴由於長期作為文人修身養性的“法器”,積澱了異常深厚而又豐富的哲學、文化意味,並因此而獲得特殊的魅力。


古琴本來只是一種與瑟、箏等一樣普通的樂器,只是後來被文人選中,使其地位逐漸顯赫起來。文人在眾多樂器中獨獨選擇了它,一定是有它的特別之處。那麼,這“特別之處”是什麼?作為樂器,最重要的是它的表現力。“意境”是古琴的一個重要的魅力資源,“意境”實為中國一個極富民族特色的獨特美學範疇。中國的古琴主要為文人雅士自娛的室內雅樂,所以追求的正是弦外之音的深邃意境。早在六朝時代古琴音樂就建立起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美學、樂律、記譜法、彈奏法、指法等等體系,故曆有琴道或琴學之稱。



古琴的意境應該和它獨有的物理性質及其所產生的藝術表現力密不可分。共鳴箱、琴弦的構造決定了琴的基本音色,而音色直接關係到琴樂的內涵和地位。


(1)古琴共鳴箱就是整個琴體,但它不同於其他樂器,是直接用一塊整木掏空而成,箱壁厚而粗糙,故其音響深沉、渾厚、結實,有古樸、蒼茫的神韻。


(2)就弦的長度來說,古琴的有效弦特別長,一般均在110cm以上。有效弦長,則其振幅大,振動時間久,故其餘音綿長不絕,有繞梁之韻。


(3)琴沒有“品”(柱)或“碼子”,非常便於靈活彈奏,以餘音綿長不絕為特點的古琴,其獨特的走手音是其他任何一種樂器所不具備和無法比擬的。古琴有100多個泛音,這大概是世界上擁有泛音最多的樂器。



人體美


古琴的形制大小合適,結構緊湊(呈一頭大一頭小的長方體),具有整一性。它就像一個勻稱而完整的人體,緊湊、協調而又大小適中,具有人體的風韻。一張琴就是一個完美的人體,有額,有頸,有項,有肩,有身,有腰,有尾,有足。而且它的各個部分又恰恰是用身體來命名,如琴頭、琴額、琴頸、琴項、琴肩、琴腰、焦尾、雁足等。可見,琴的造型原則是對人體美的模仿。


而且,琴的式樣的變化也正好與每一時代不同的人體美的觀念相適應。唐宋時代,女人以豐滿為美,古琴的樂器本身就充滿著傳奇的象徵色彩,比如,它長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弧形,代表著天,琴底為平,象徵著地,又為“天圓地方”之說。古琴有13個徽,代表著一年有12個月及閏月。



文墨美


古琴與其它樂器的另一不同,在於它從不做任何的裝飾,追求樸素大方。在琴上唯一所能做的裝飾是書法和印章,鐫刻於琴的背面。這類銘文一般包括:琴名和題詞。在這琴名與題詞中,最能體現古琴的人文韻味。



(1)琴名


首先,絕大部分琴都有自己的名字,這名字不是種類的品牌,而是個體的名稱,這是其他任何樂器所沒有的。


例如,藏於故宮博物院的“九霄環佩”琴(唐琴),其音色柔美悅耳,有天上仙樂之概;“大聖遺音”琴發音清脆松透;成公亮先生藏“秋籟”琴(唐琴),音色古雅透靜,溫和圓潤。


(2)題詞


琴上的銘文除了琴名之外,往往還有琴主或名人的題字,使琴獲得書香之氣和風雅之韻。



蒼古美


在所有的樂器中,除了出土的樂器如編鐘、編磬等歷史更久遠之外,在人的手中一直使用的樂器,唯有古琴最為古老。一般樂器的使用通常不超過一百年,而古琴則達幾百年甚至千年之久。


(1)舊木:材料的歷史感


數百年前的古琴,其木料自然陳舊,具有歷史感。即使新琴,也必須用陳舊的木料來製作。一般是用百年以上的桐木、杉木為面板,梓木為底板。其木源大多為棺木或房木。舊木的使用使古琴在質料上獲得歷史感與蒼古美。



(2)斷紋:外觀的歷史感


古人說:“古琴以斷紋為證,不歷數百年不斷。”較常見的有蛇腹斷、梅花斷、牛毛斷、龍紋斷、龜紋斷、冰裂斷等。應該說,斷紋是古琴之歷史感與蒼古美最直接的視覺表徵。


(3)發音蒼勁松透:音色的歷史感


古琴由於所使用的木料和特殊的製作方法,其音色本來就較其他樂器古樸、蒼勁、低沉、渾厚,具有歷史風韻。老琴由於長期使用的振動和木質的疏鬆,往往使琴音變得更為蒼松透潤,這是古琴歷史感與蒼古美最重要的聽覺特徵。



| 咨 | 询 |链 | 接| 

公众号在线自助预约:命理预约

寅午文化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寅午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