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午文化

香文化基础普及之“和香”

发布时间:2021-04-16 08:06:49 | 浏览量:

“和” 在《说文》中为“相应也”,在《广雅》中为“谐也”。

“致中和”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中国传统香也是如此。南朝宋范晔《和香方》等香方专著都使用“和香”一词。

中国传统香在汉代即形成了理、法、方、药完备的较为成熟的体系,和香不是简单的香药“混合”,更重要的是药性的“和”,有些香药协同作用增强原有的功效,有些香药可以抑制另外一些香药的偏性。

和香的过程还要遵古法,以及择时、择地,并将制香人的心性融入其中,达到“无不参三才而运之”的要求,最终制作出“致中和”的香品,才能达到让用香之人阴阳和、气血和、脏腑和、性命和的效果,因此中国传统香被称为“和香”。

“致中和”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所在,中国传统香也是如此。南朝宋范晔《和香方》等香方专著都使用“和香”一词。

中国传统香在汉代即形成了理、法、方、药完备的较为成熟的体系,和香不是简单的香药“混合”,更重要的是药性的“和”,有些香药协同作用增强原有的功效,有些香药可以抑制另外一些香药的偏性。

和香的过程还要遵古法,以及择时、择地,并将制香人的心性融入其中,达到“无不参三才而运之”的要求,最终制作出“致中和”的香品,才能达到让用香之人阴阳和、气血和、脏腑和、性命和的效果,因此中国传统香被称为“和香”。

“合”《说文》中解释为“合口也”,意为闭合,引申为聚、集,是动词,如“合香之法”、“和合众香”都是作动词使用。

因此,和香与合香是两个不同层级,不同含义的内容。


什么是“单品香”?

单品香是香文化发展过程中早期的产物,是指单用某一种香药,添加粘合剂制成的香,通常称为单品香。如:单用檀香粉,加填充料及粘合剂制成的香品。

因为单品香的药性往往是比较单一的,只作用于人的某一方面,长期使用会造成人体气血的不合。从健康和使用效果的角度,人们在千年之前已经放弃了它。但是,与化学香精香相比,作为普通的祭祀用香,单品香选用的又是天然粘合剂,且香药经过了炮制,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这样的香品作为临时的替代品,还是可以选择的。



比如【柏子贡香】(单品)是唐代宫廷名香之一,主药采用泰山山脉的古柏及柏子,经特殊方法炮制,配以名贵香药精和而成。该产品用料及炮制要求严格,配伍考究,华而不俗,贵而不娇,尽显大唐盛世之神韵。
本香品有养性辅命,润泽心肺之功,安神静虑之效;是清供、修行的佳品,乃唐代初期几代帝王御用香火院礼佛及皇家祭祀的主要用香,亦被历代誉为贡香中之珍品。
制香的一个简要流程
一.香料的收集

收集香料和熟悉香料是学习制香的第一步。

刚接触这个的时候,有些人会觉得香料很难找。确实,刚开始我也是满世界地找香料,但后来发现,其实在身边随处都可以找到香料,而秘诀就在于:不要把它当成香料找。香料不一定要叫做“香料”,它可以是花草茶、鲜花、药材、食品调料甚至你家门口一棵树的树叶树皮……世界上有香物质有几千种,只要是天然的、合适的,都可以拿来使用。

所以常常可以淘到香料的地方有以下几种:

1,药店

通常我都建议大家首先去药房看看,那真的是个淘香的好地方~因为大多数香料都可入药,像丁香、冰片、薄荷之类的常用药在那儿都能买到。至于檀香、乳香、白胶香等等香药,由于价格比较贵,所以很多药房都不会进,那就得去别处找了。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很多香料经过炮制变成药材后,香味会淡去甚至没有香气了,所以大家在买之前一定要先询问一下。

2,花草茶店

在这里可以找到一些很常用的香料,如玫瑰、茉莉、桂花、薰衣草等等,大家可以去考察考察~

3,菜市场

是的,这里也有,虽然不多。我家的紫苏和香树子都是这里买来的……(但不知别的地方的菜市场有没有得买……)

4,淘宝网

所有在身边找不到的香料这儿几乎都有,尤其是一些很好的香料如檀香、安息香、苏合香、降真香等等。

在买香料的时候你会发现,同一样东西,在香料店里买往往会比药店或其他地方的贵上好多……So,多逛逛药店花店实在是节约money的好办法~

其实只要平时稍微留心一下,身边是会有很多香料的。我最近在新学校里乱逛,就发现一种叫白皮松的树的树皮可以用来做香料。这种树的树皮呈不规则片状自然脱落,树皮中有较高的树脂含量,具天然松香。把它加工成粉就可以用了。
白皮松


白皮松的树干,白色的是已脱皮的地方,红色的是正在脱的...后面就是咱们学院了~


建议把手头所有的香料名记在一张清单上,方便以后的查询及配香。

在收集香料的过程中,试着了解每一味香的特性,包括熟悉它的气味及药性,并最终能够区分、辨别它们的气味。最好能做到在看到一味香料名时就能大致记起它是什么样的香味。如果你愿意的话,就把每味香料的特性(主要是药用价值)记录在一个本子上。


二、香料的加工

所有的香料都必须加工成粉末才能用来制香。粉末越细越好,绝不能出现大的颗粒,否则会影响香的粘合度,制出的线香很容易断裂,香丸也会很难成形。

较软和中等硬度的香料直接用干磨机打成粉即可,如玫瑰、迷迭。干磨机一般在大超市都有卖。硬度较大的依具体情况可用刀削、剪成丝再打粉等等方法加工。树脂类香料如安息香、苏合香,可用化学实验器材中的研钵磨成粉。

加工之后将香粉装瓶即可。






三、香料的收藏与保存

香料最大的天敌就是虫子~为防香料生虫,从把它买回来起就要做好充分的防虫工作……

首先,装香料的容器必须是可以密封的。其次,建议在容器里放上一小包脱氧剂,这个在月饼包装袋里经常可以见到。另外,可以在存放香料的地方放一些防虫的香料。我个人强烈推荐零陵香~(太爱它了,虽然我在制香中很少用到这味香,但它为我解决了曾让我一度头疼的虫灾~)






零陵香

-

提醒一下,千万不要认为如果香料瓶的密封性能够好了就可以免去后两重措施,因为我就曾有这样的想法,结果是看着我一包上好的法国玫瑰被咬得千疮百孔,丢也不是,留也不是,心痛得滴血啊~~T.T我真不知道那虫子怎么进去的……

So,为了各位心爱的香料的安全,请大家至少采取双重保护,三重当然更好。

以下列出几种最易生虫的香料,大家可列为重点保护对象:

桂花、茉莉、玫瑰、薰衣草、菊花(尤其杭白菊)等等。

另,树脂类香料一般是不会生虫的,像安息香、白胶香,不密封都行。檀香类(绿檀、白檀……)也不易生虫。

香料的保存除了注意防虫外,还应注意不同的香料要放在不同的瓶中,不可混放,否则香味会混。香气特别浓的要隔开放,如冰片、丁香、苏合香、甘松等,否则气味会染到别的香料上去。

四、配香及写香方

其实说到这里已经进入了正式的制香步骤中——即配香是制香的第一步。我之所以把它单独作一节来讲,是因为它是整个制香的核心,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确切说来,在今年7月9号之前,我进行的一直是配香而非制香。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开始摸索怎样做线香和香丸,最多就是知道了如何把几味香料配在一起,让它们的香味互相融合成一种新的香,然后缝在香包里。那时香料都还不要求加工成粉,只要弄碎就行,也不用粘合成一体。很显然,那样的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第一,香料往往无法充分混合,香气零散不成整体,香包各处的气味参差不齐;第二,这种香只能就着香包闻,而不能用来薰烧;第三,时间长了可能会生虫;第四,由于香料是散的,所以需要装袋。布制香包自是最好的选择,可香包的数量常常满足不了需要。

于是我就开始找解决的办法——制成可薰烧的线香或香丸。当我做出我的第一道线香香品——【花烬】时那个兴奋呀~然后我就很自然地认为之前走的一大截都是冤枉路。






俺做的刺绣香囊~可以挂在腰上,但现在被俺挂蚊帐了...






但如今想来,恰恰配香才是最重要的。制香成品的好坏,其实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它被做成什么形状、质量怎样,而是它所成的香气或药用价值如何。学会制香掌握的只是一门技术,学会配香才算掌握了精髓。用个比喻就是:制香显示的是香的容貌,配香显示的是香的涵养。

咳,扯远了。下面来说如何配香。

我现在初步知道的配香方法有三:一是我按照《魅生》中的描写自己捣鼓出来的路子,即制作有意蕴、可品鉴的香品。我至今所用的都是这种,下面会详细讲到,暂时称其为“姽婳派”。^-^ 二是按中医配药的方法配,姑且叫做“传统派”。这种方法配出的香以药用为主。这种方法我目前还未实践,(还得等我弄懂了中医配药原理之后)所以此处不会介绍太多,而只提一下我当前对其的想法。第三种就是这两者的结合,如何在保持一道香的药性时还能使其表达一定的意蕴……我还远没到那种境界,阿弥陀佛~路漫漫其修远兮……

姽婳派配香法的要求和原理是:把香气作为一种语言,一种可以表达情绪的语言。当许多味香料合成一体时,就代表制香人想要传达的意蕴。每个人对同一种香的理解可能会不一样,但大致的感觉是相同的。拿到一味香,在闻着它时你会想到什么?是怎样一种情绪?用我自己的感觉来做例子:在闻到安息香时,我会想到一些很快乐的事情;在闻到檀香时,会感觉内心恬淡宁泊;在闻到陈皮时,会觉得有微微的苦涩。这就是一味香所能表达的意蕴,当许多味香配在一起时,就会包含许多种情绪,成为一种比较立体的情感。

例如香品【花盛】——花事倾城,盛极而衰。

香方:绿檀、天木、香树子、苏合香、玫瑰

这道香做出来气味比较浓烈,我用玫瑰、绿檀和苏合来表示花开繁茂到极致,所以初一闻就是这三味香铺天盖地而来。但往深处品会发现余味中有天木的沉静和香树子的寂寥,代表花满枝桠后转瞬即至的凋零。

当然,同一种香也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意思,比如天木可以表示沉闷、严肃,也可以表示沉静、稳重或踏实等各种情绪。这就得看大家自己去感受了,可能会有点抽象,但练出感觉来就好了。建议大家研读一下楚惜刀的《魅生》,看过的人也可以再多看几遍,应该会有所收获。我光是第一本凤鸣卷就来回看了不下二十遍,都快背得了……但似乎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当然,不止是制香方面的。(不知道刀刀看到这个会有啥感想……>.< 偶素很认真地向姽婳师父还有紫颜、夙夜、青鸾他们学习啦……偶素很乖的徒弟,对不对?……众:无语中……)

传统派的配香法一般与中医方剂会比较相近,比如少林禅香中用到了“君臣辅佐”的方法,而这在中医配药中也很常用。我的理解是它以一味或多味香为主,而其他的香用来调整和平衡整道香的性味。少林禅香中还用到了“六子时辰”和香法,这我却不太了解了。

其实说起来少林禅香可以归入第三类——两种配香法的结合。因为它不仅强调香的药用,也重视香对人心境上的影响,如【禅境】系列的香品就可养命和性、扶正祛邪,有清净庄严之意。关于少林禅香,以后还会与大家慢慢探讨。






一个月前去少林寺买回来的少林禅香,这一品是【悦香】,香气和制作工艺都是一等的好~就是可怜咱的荷包啊啊~~~

-

无论是哪种配香方法,在选择香料的时候根据所制香品的不同使用方法(如烧、熏、直接闻)会有不同的要求。有的香料常温下很好闻,但烧起来却无香或有臭味,这种香料如果制成线香会影响整道香品气味的纯度,所以它就只适合做成熏香或常温下使用的香丸;如果它熏起来也不好闻,那就只能做成常温使用的香丸。这样说来,也就是烧香对香材的要求最严苛,熏香次之,而常温香则适用于所有的香料。习惯上用来烧的香做成线香,其余两种做成香丸。

一般地,树脂类和木类香料,如安息香、天木香,是制线香(烧香)的首选。其它类也有合适的,大家可以自己一一试验,或者我今后整理好了再贴上来。

那么,决定好了配什么香之后,就是依据上面的规则写香方了。写香方可以与制香的步骤一同步进行,把你所用到的香料记下来;也可以制好之后再写或者先写好,这按个人习惯就行。如果是姽婳派的配香法,一般习惯要包含以下内容(仍以【花盛】为例):

香品:【花盛】 →香品的名字,一般是香之内涵的体现与概括。

——花事倾城,盛极而衰。   →用一个短句对品名进行释义。(个人习惯,可以不写—如果你记得住它的含义的话)

香主:暂无 →即香的主人,如为自己配香则香主是自己,为别人配就写别人的名字。

香方:绿檀、天木、香树子、苏合香、玫瑰    →即香的配方

制香:簪月  →签上你自己的大名~

传统配香法还要写上药用功效。

这样便完成了配香一步,接下来就是按方制香了。


五、制香

我最初在网上找到了一种制线香的方法,但它是利用机器加工的,一般人家里不可能摆一个几千块钱而且体积庞大的制香机,所以我就把那种方法改成了全手工的,所有的材料都很好找。(虽然看上去没啥档次……)

需要的工具及原料:小杯子一个,塑料或木制小勺两个,各种香料(粉),10ml注射器一个或4~5mm口径的硬质吸管一根,能正好插入吸管的棍子一根(正好,不能太细哦),塑料或不锈钢香盘一个(表面平滑、够大、硬质的板子就行),粘粉(淘宝上有买),口罩一个。

1、按写好的香方将香料一样一样倒入杯中,并用小勺搅拌均匀。搅拌的勺与取香料的勺最好分开用。为保证其充分混合,香料最好一味一味地加,即先将两味香料搅拌均匀,再加入第三味,再搅拌,再加入第四味,依次进行。注意控制好取香料的量,(当然这需要积累经验)尤其姽婳派,如果你希望哪种意蕴表现得更突出的,就要考虑多加这味香的量,少则少加。但也要注意现实情况,因为每种香料气味的浓淡不同,例如茉莉香气淡,在整道香品中表现力差,那么即使你需要它表现的意蕴力度再弱,也需要多加,否则成品后就和没加一个样。类似的香料还有腊梅、桂花等等。而冰片则是能少放就少放,哪怕你需要它表现得很强烈,也只需加一点点,因为它的气味太霸道,会把其他香料的气味都盖过的。类似这样的香料还有苏合等。

在进行这一步时最好戴上口罩,因为它可能会扬起一些粉尘,另一方面也是防止香粉被呼吸吹散。(前面配香步骤中用干磨机打香粉时最好也戴上)

2、把粘粉加入杯中,搅匀。粘粉的量不用太多,加到能看出粘粉均匀地分布在香粉中即可。粘粉:香粉=1:6

3、加水。这一步要特别小心,对香的质量影响很大,因为水放多了香不好成型,水少了香料不能充分粘合。因此,可以先加水到香粉略湿、能结成块的样子,再一小勺一小勺地加。觉得不好控制的话可以用注射器加水。直到香粉正好能充分粘合且用小勺压上去不会沁出太多水、不会太粘勺的样子就行了。接下来用小勺像打面团一样把香料打实,令香料结成整块,少有裂缝。(厄...好难形容,看得懂不?)




先加水到香粉略湿、能结成块的样子

用小勺像打面团一样把香料打实


令香料结成整块

如果水不小心加多了,(这是很可能的)要在第一时间把多余的水倒出去;如果水已经沁到香粉里倒不出来了,那么就只好等它水分干了一些之后再继续。(若是等不及,也可以试试用电吹风或烘烤加热的办法)

4、成形。做香丸比较简单,取一定量的香放在手心中搓成丸即可。按我的经验,手心力道小一点(轻触到丸即可)成形会比较容易。成形之后在手心撒一点没有香气的普通木粉,再轻揉几圈,令木粉覆盖在香丸表面,可使香丸不粘手、不粘盘。(木粉可用香方中除树脂类香外的任意的一味香代替)做好之后放入香盘即可。

做线香比较考验耐心。这里介绍两种方法:

<1>  取一根4~5mm口径的硬质吸管,插入粘结成块的香料中,逆时针轻旋一周,可使香料填充在吸管中被带出。不断重复以上动作直到香料填满整根吸管。

用一根正好能插入吸管的棍子(不能太细或太短)从吸管的一头将里面的香料轻轻推出到香盘中,注意不要将香弄断。这时香可能还歪歪扭扭,可以用三角板或直尺较窄的那头贴着香从上至下滑过,对其进行整形,并截成长短一致的香。整形完成后将香放在室内自然阴干即可。(晾晒干得较快,但容易变形,阴干虽然时间长点,但变形较小)如果香断了,就要收回杯里重做。

用棍子将吸管里的香料轻轻推出到香盘中

用三角板或直尺对其进行整形

<2>  这种方法比吸管好掌握,效率更高,但需要自己做工具。准备好一支注射器(不要针头)、一截4cm长,4~5mm口径的硬质吸管、一根小铁棒、一根胶棒。首先,把注射器头上用来插针头的那一截剪掉。然后想办法把那个口子扩大到吸管正好能插进的大小,(可用小铁棒加热后对口子进行扩大)并用小刀将口子整理平整。接着把吸管插入孔中,注意留在针管内的一截不要太长。(2mm左右)最后用胶棒把吸管固定在注射器上。这样工具就做好了。制香的时候将香块放入管中推出即可,其他步骤同<1>。

成品

将香块放入管中推出即可

这种方法其实是从夕谷查的那份制香资料上得来的灵感,(为啥我当初就找不到这么好的资料涅??真是不公平呀不公平…)但原方法是直接使用未经改造的注射器。那实际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注射器的管口都做得太小了,我试过一次,就算香能成形,也太难保证它在干燥的途中不断;就算干燥时不断,也太难保证你在拿起它时不断。这是手工制香而不是机械制香,所以很难做出横截面直径仅1.5毫米且不易折断的香。但这是个不错的想法,因此工具改进后真的很实用。

除了线香和香丸之外,大家也可以尝试做各种形状的香,如下图中的心形香~

成品

线香、香丸和心形香

六、香的品鉴

这一部分应该属于香道的内容了。

我是在刚开始配香不多久时就接触了香道的,也就是在一年半以前。不过似乎我从那时到现在都没啥长进……(惭愧啊惭愧)可能是因为我对配置那些价格不菲的香具和香料实在很有心无力,(偶素无产阶级~)也可能是因为我乃懒虫一只,总懒得花耐心去读那几本竖版繁体的《香道入门》、《香谱》和根本没有句读的《香乘》,(当然现在不能不读,因为宣传香文化不能不懂香道……V-V)所以,严格说来现在的我对于香道是算不上内行人的,也就不在这里班门弄斧了~

如果大家对香道感兴趣,建议看看台湾林瑞萱的《香道入门》,里面介绍得比较详细,讲到香道的源流,香道用具的简介,香道礼法等等,还有两讲专门介绍了沈水香和茶香。

《香谱》和《香乘》是四库全书里收录的。《香谱》里有对很多名香的介绍,还有古香方~难过的是我对书里一些从没见过且网上查不到资料的香料实在很无能……>.< 至于《香乘》,据说那是一本很好很好、香道必备的书,但我硬是没能读下去,因为网上找到的书都是完全没有句读的版本,(这让我想到了高三时做古文句读的练习……囧)读起来实在太纠结了……

关于香文化的书还有孟晖的《画堂香事》等等,不过我发现这一本里好多介绍都是直接译自《香谱》…
                            



| 咨 | 询 |链 | 接| 

公众号在线自助预约:命理预约

寅午文化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喜欢的话文末点个“在看”(*^__^*)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寅午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