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午文化

美若輪回,非凡塵

发布时间:2021-04-16 08:20:42 | 浏览量:

凡是藝術家,都須有一半是詩人,一半是匠人。

 ——朱光潛 《談美》


新老器物,古人評曰:

舊制則喜其款素而性淳,

時物則厭其色華而氣烈。

古雅之美,不唯形式,更勝在氣韻。

董其昌曾曰:氣韻不可學,

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

然亦有可學得處,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

胸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

成立郛郭,隨手寫出,

皆為山水傳神。

性美則形雋是也!


己亥年庚午月戊戌日


 

德國哲學家康德曾提出:“美的藝術是天才的藝術”。王國維則補充到,有些藝術出自尋常人之手,卻與天才無異,譬如“古雅”之美。環顧當下,此古代匠人所做之美,恐怕連如今一些藝術家都難以企及。

 

以這尊唐代菩薩立像為例,你覺得當代藝術家能雕刻出這種體態線條如此優美的佛像麼?

 

 





 

中國傳統美學認為,審美活動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建構一個意象世界,即所謂於天地之外,別構一種靈奇。

 

這個意象世界就是審美對象,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廣義的“美”。

 

 

中國傳統美學給予“意象”最一般的規定,是“情景交融”,但是這裏說的“情”與“景”不能理解為互相外在的兩個實體化的東西,而是“情”與“景”的欣合和暢、一氣流通。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蘭亭也。不遭右軍,則清湍修竹,蕪沒於空山矣。”柳宗元的意思是說自然景物要成為審美對象,要有人的審美活動,要有人的意識。去“發現”它,去“喚醒”它,去“照亮”它,使它從實在物變成“意象”。

 

  

外物和風景是不依賴於欣賞者而存在的,但美並不在外物和風景。或者說,外物和風景並不能單靠它們自身就成為美的體驗。這種審美體驗是一種創造,也是一種溝通。

 

也就是後來王陽明說的“我的靈明”與“天地萬物”的欣合和暢,一氣流通,也就是後來王夫之說的“吾心”與“大化”的“相值而相取”。

 


審美活動是人的超理性的精神活動,總之,我們的藝術家在進行創作的時候,在中國的傳統美學上要多加耕耘。




| 咨 | 询 |链 | 接| 

公众号在线自助预约:命理预约

寅午文化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寅午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