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午文化

性宗与相宗的差别

发布时间:2021-04-16 08:27:46 | 浏览量:


大乘佛法的思想,基本上我们分成两个宗派:「性宗」与「相宗」。


一、性宗:

代表的经论是《楞严经》、《起信论》。「性宗」的思想是讲「一切法因缘生」,是「真如受熏」的因缘。「真如」的本质是:「清净本然,周徧法界」--它是广大无边真如的一个明了性。这个明了性是清净本然,离一切相的。但是,它不是像「顽空」,如木石一样,它能够「受熏」,当我们身口意的造作,是一种善法的时候,「真如」它就变现一种庄严可乐的果报;当我们身口意的造作,是一个恶法的时候,「真如」就会变现一种卑贱痛苦的果报;换句话说,这种清净本然的真如,它受着我们染、净诸法的熏习,变现十法界的差别。


「真如受熏」的重点在强调「差即无差」。表面上,我们看到十法界的依正,呈现种种不同的差别:佛菩萨所成的功德庄严、三恶道苦恼卑贱的果报。但是我们不要忘掉,每一个有情众生,他的内心深处,这种「真如」的本性,是无差别的;这种『如』的境界,是无差别的。「真如受熏」所强调的就是我们心性,这种无差别的「清净本性」。


二、大乘的另一个宗派是「相宗」:

就是《解深密经》、《成唯识论》。「相宗」的缘起论,他认为有情众生的根本是「阿赖耶」,「阿赖耶」就是「藏」,它有含藏我们无始业力的作用。「阿赖耶识」本身是不造业的,那它做什么呢?它就是「受熏」,你前七识尽管造业,不管造善、造恶,它都把你的业力保存下来,等到一切因缘成熟的时候,就变现三恶道的果报,或者是变现人天的果报--「阿赖耶识受熏」。


「阿赖耶识」它本身不是清净本然,「阿赖耶识」本身就是杂染性,因为「阿赖耶识」一天到晚跟第七识的「我爱、我见、我慢、我痴」相应,阿赖耶识本身是杂染性。所以说《唯识》的宗派,它所强调的是:「无差成差」,强调每一个有情身心世界的差别,因为「你的阿赖耶识」跟「我的阿赖耶识」不一样,你「今天的阿赖耶识」跟「昨天的阿赖耶识」也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阿赖耶识」本身会「受熏」,你今天又多拜了一部『八十八佛』,多诵了一部『楞严咒』,多听了一段经文的开示,你福德智慧的资粮,「今天的阿赖耶识」强过「昨天的阿赖耶识」,「今天阿赖耶识」善的力量更强,所以「阿赖耶识」所要表显的是一种「差别相」。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寅午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