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午文化

轮回真相之十二因缘之——“名色”、“六入”、“触”、“受”

发布时间:2021-04-16 08:47:37 | 浏览量:

轮回真相

 

十二因缘(四)——“名色”

  我们再看“名色”。

 

  【名色为胎相之完成。名是精神,色是物质,即组织有情之要素,胎相初成六处未圆,故称名色。】

 

  我们的投胎来自于两个因缘的结合:一个妄想,一个业力。妄想就形成我们今生的思想模式,所以我们今生有些人特别喜欢布施,有些人特别喜欢持戒,有些人喜欢静态地打坐,有些人喜欢拜佛,这个某种程度是继承了过去的妄想。那么妄想它变成了思想这一块,业力就变成你的色法、你物质的一切受用。但是这个时候,六根并没有长成,也就是说“名色”位,他不能去感受外在环境的快乐跟痛苦,这个“名色”位,他的感受叫内受,在佛法叫内受,他只有自己的感受。如果说你是一个强大的善业而来,你在母胎当中会认为你是活在一个很漂亮、充满光明的花园当中,在那个地方到处游玩;如果你是由罪业而来,你在“名色”位的时候,你自己会感觉到你躲在一个很黑暗潮湿的墙角,过着又饥饿又潮湿的生活。这个就是“名色”位,因为这个时候他跟外境并没有接触。

 

十二因缘(五)——“六入”

  我们看“六入”。

 

  【六入为六根完具位,亦名发毛爪齿位。谓于胎中由名色渐次增广,因此诸根具足,故名六入。】

 

  这个“六入”,入就是六根。根为什么叫“入”呢?因为这个根它能够入于六尘,它能够去享受六尘,叫做“入”。这个时候,他的头发指甲牙齿慢慢长出来了,因为“名色”,他接受到母亲的滋养,这个时候诸根具足。诸根具足就是说,这个胎儿已经开始有感觉了,有内心的活动了。但这个时候,他还在母胎,那他的感觉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在唯识学上叫母子连心,母亲的心识的活动影响到胎儿,胎儿的心识活动也影响母亲,互相影响。他们是跟母亲同一感受,同一个心识的活动。比方说,舍利弗尊者的母亲,舍利弗他妈妈本来是智慧很平常,就一般的家庭主妇。但是她怀了舍利弗尊者以后不得了,什么道理一听就懂,而且辩才无碍,突然变聪明了。她把舍利弗生出来以后,她又恢复以前的样子了。所以妳要怀孕的时候突然变聪明了,这可不是妳的本事,是妳这个儿子不得了!也就是说,在这个胎儿他六根开始活动的时候,他这个时候没接触外境,他必须要以母亲做桥梁。所以一般来说,医学上说的胎教就是这样来的,就是母亲的想法会深深地影响胎儿,胎儿的想法也会影响母亲,所以这个时候是教育最好的时光。



十二因缘(六)——“触”

  我们看“触”。

 

  【触是觉触,为认识之开始。谓出胎后与境相触生起认识,然因未能识别境界苦乐,故名为触。】

 

  “触”就是你从母亲的胎里开始出生的那一剎那,叫做“触”,因为你的身体开始跟阳光空气接触了,这个叫做“触”。这个“触”,为什么要把接触这个点当作十二因缘?因为在中国也好,在古印度也好,古代的算命学,很重视你出生的时间点。你本来是在母胎当中,没有跟阳光接触,你一出来的时候,会接触到太阳跟月亮的一种不同的角度它所释放的不同的磁场,这个时候影响胎儿一生的性格跟很多的命运。虽然你阿赖耶识有很多的业力,但是你接触的那个时间会启动某一个性格、某一个业力,大概就决定了。

 

  当然透过修行有一部分可以改变,特别是你自己的这一块可以改变,但是你跟众生的互动,对不起!你怎么修,都没有办法改变。因为这不是你个人的问题,这是众生的因缘,就不是你个人的修学可以改变的。所以你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一生的性格倾向,你今生的福报多寡大概就决定了。


十二因缘(七)——“受”

  我们再看,“受”。


  【受为领纳,即情绪作用。谓于触对境界时而于违顺中庸境上,生起苦乐舍之感觉,名之为受。】

 

  我们慢慢地长大,在二十岁以内,我们开始透过眼耳鼻舌身六根去感受我们的人事环境,在如意的境界上产生快乐,在不如意的境界上产生痛苦,在中庸的境上产生舍受,名之为“受”。

 

  从识、名色、六入、触、受到这一块,其实只是一种业力的释放。到这个时候,你还没有产生轮回的力量。我们小时候还看不出来生的力量,因为你这个时候,完全是一种业力的释放。真正思想的活动按古代的说法是二十岁以后,当然现在因为媒体的刺激,现代人心识提前活动。

 

  在十二因缘里面,我们前半段主要都是在受用果报。就是他的生命只有快乐或者是痛苦,或者是不苦不乐,只有这三个,他没有太多想法。我们说过,只有业力没有妄想不能得果报,所以这个时候,你还看不出他来生的倾向,因为他来生的业力,都还没有表现出来,他只是在做一件事情,在酬偿过去的业力。所以他的人生没有什么好坏可言,只有苦乐可言,没有好坏。这个是好人、坏人,通通不能这样讲,你只能够说他活得很快乐或者很痛苦而已。

图片摘自网络




普贤行愿威神力  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  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  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  深信诸佛皆充满



 回向偈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寅午般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