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午文化

【寅午般若】命理探玄(一)孔子论命

发布时间:2021-04-16 08:25:17 | 浏览量:

冯友兰说过:“孔子是中国文化的第一位教师”,虽然自“五四运动”起,到“文化大革命”的“批恐”、“批儒”,孔子的塑像曾多次被推倒,甚至砸毁,但两千多年来,他的思想早已渗透进了中华民族传统心理结构的深处,不仅后世之儒者,就连一般民众也深受其影响。所以,谈到命理文化还得从孔子谈起。

公元前493年,孔子离开曹国到达宋国,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魁担心孔子被宋君重用而欲杀之,弟子们催促说:“我们赶紧走吧”;孔子说:“上天既然把传承道德的使命赋予了我,桓魁他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这里孔子所谓的“上天”可以理解为“天命”,即“不以凡俗之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道德之天,自然规律之天,它具有一定的“人格属性”。

孔子说:“我不想说话了”,子贡问:“您假若不说话,那我们传述什么呢?”孔子道:“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

从以上文字中可以看出孔子领悟到,在个人的层面上,还有一种不可抗拒、无意志的主宰力量,这就是命运之天。

孔子又说:“不懂得命运,不可能成为君子;不懂得礼,不可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辨人家的言语,不可能认识人”。

这里可以看出,孔子虽然谈“天命”,但他并不迷信,他重视的是现世、面对现实,不讲虚无缥缈的事。所以他在回答子路的询问时,反复强调真实人生的重要性。

也正因为注重现世,自然要求了解人生的过程与自然是否有着某种可被描述的规律;这给中华传统命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带来了殷切的社会需求,同时,也影响和规定了它认识和探究个人命运的一般规范。




| 咨 | 询 |链 | 接| 

公众号在线自助预约:命理预约

寅午文化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寅午般若